来源:环球网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月2日刊文章,原题为“白酒——中国高粱烈性酒——能进军全球吗?”白酒是中国人经常在春节期间开怀畅饮并用于走亲访友的佳品,也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烈酒,但这全都归功于中国人对它的青睐。每年,中国人对白酒的开销分别约相当于对啤酒和葡萄酒开销的3倍和15倍。白酒每年高达亿升的产量相当于排名紧随其后的伏特加酒的两倍多,可以为每个英国人倒满一个浴缸。
然而,尽管多年来欧美人越来越喜欢俄罗斯伏特加和墨西哥龙舌兰酒,但中国白酒酿造商却几乎未能进军全球市场。鉴于约95%的茅台酒在国内销售,该品牌暗示它已在国外取得百年成功的说法显得非同寻常。直到最近,茅台酒和中国数千个其他白酒品牌中的一些才开始加大开发外国市场的努力。但这绝非易事。对不熟悉的人来说,酒精含量往往超过50%的白酒令人生畏。
在中国,白酒更像是一种社会润滑剂。白酒通常在与亲朋同事或客户聚餐时饮用,更像是连珠炮般一饮而尽而非浅酌慢饮。一轮轮的干杯可以将宴席转变为对赴宴者忍耐力的考验。
考虑到中餐在全世界无处不在,外国人对白酒的无知令人费解。雪上加霜的是西方人通常不喝“不掺水”的烈酒,而用白酒调制鸡尾酒往往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力和通常难以在许多酒吧和家庭找到的配料。高酒精度还使白酒在对烈酒征收高额税费的国家变得更为昂贵。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国的外国人带来的也往往是有关“劝酒”的糟糕故事。
这几年,国内大力反腐导致许多白酒企业收入增长放缓,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鸣得意并重新思考其出口战略。(崔晓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