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权威发布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 [复制链接]

1#

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意见

(年2月20日)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赤峰市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具备多年集中打造的产业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部署,抓住全民旅游快速兴起的良好机遇,努力把赤峰市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世界旅游目的地,现就推进全市旅游业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立建设中国旅游强市、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十次*代会精神和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市第七次*代会关于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的决策部署,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水平,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把赤峰市建设成为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国旅游强市,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全域发展原则。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创新驱动原则。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旅游业综合改革力度。推动旅游产品创新、要素创新、业态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文化引领原则。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将文化软实力转变为旅游业发展的硬支撑。

融合发展原则。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休闲运动旅游、教育修学旅游、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乡村体验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旅游与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项目带动原则。紧扣做强旅游产业和做实旅游环境两大重点,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做大旅游经济总量,做优旅游公共服务环境。

绿色发展原则。严格生态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全市旅游发展确定“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年,为集中建设期。每年市政府主导投入亿元,两年旅游业总投入达到亿元。基本完成骨干景区、旅游公路、特色小镇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建成“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区”和“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

第二步:-年,为完善提升期。每年市政府主导投入亿元,两年旅游业总投资达到亿元。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景点实现精品化。接待旅游者达到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亿元,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比年实现翻番,建成京津冀首选旅游目的地、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建成中国旅游强市;

第三步:-年,为品质塑造期。按国际化标准提升品质,塑造赤峰旅游品牌。接待旅游者达到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达到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0亿元,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比年实现翻番,实现旅游市场结构的国际化,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

二、打造核心景区和特色景点(四)构建区域旅游核心产品

依托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产业基础,对全市旅游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着力建设五大旅游片区,带动全市旅游景区景点提档升级。

世界地质奇观草原风情旅游区。以克什克腾旗和林西县为主体,开发建设世界地质奇观和草原风情旅游,提升石林、青山、白音敖包景区旅游品质,重塑达里诺尔、乌兰布统景区旅游定位和形象,规划西拉沐伦大峡谷、平顶山景区开发建设,布局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林西特色餐饮和特色民宿。构建克什克腾石阵、青山、白音敖包、黄岗梁、热水温泉、达里诺尔、乌兰布统、贡格尔草原为支撑的核心产品体系。

契丹辽文化和原生态草原体验旅游区。以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阿鲁科尔沁旗为主体,建设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阿鲁科尔沁旗原生态草原游牧旅游区,推出契丹文化演艺产品,建设契丹风情特色小镇,打造辽上京遗址公园、召庙、祖州祖陵、赛罕乌拉、辽庆州白塔、巴林草原的世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大漠休闲和文化访古旅游度假区。以翁牛特旗和敖汉旗为主体,以玉龙沙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带动,建设玉龙文化、大漠风情、水乡风光、史前文化旅游区。打造大漠休闲、史前文化国内国际知名的旅游产品体系。

森林生态和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区。以喀喇沁旗和宁城县为主体,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建设多板块、多功能的集养生、度假、冰雪、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环中心城区生态休闲体验区。以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为主体,建设三山二园和环中心城区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以中国契丹辽文化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群,恢复修建“九街三市”城市休闲街区,大力发展城郊游、乡村游,打造城市周边旅游特色村镇,形成多条城市一日游精品线路,增添赤峰城市旅游魅力。

(五)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将克什克腾石阵(石林、青山、白音敖包、黄岗梁)为代表的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产品。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配套建设白音查干游牧部落蒙元小镇、黄岗梁自驾营地,覆盖青山和白音敖包景区;配套建设乌兰布统、达里湖、黄岗梁国家草原、生态、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

打造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品牌。建设以红山区中国契丹辽文化博物馆为核心的契丹文化博览园,建设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生活创意产业体验区,整合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等地的契丹辽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契丹辽文化国际旅游核心区。

打造大漠、冰雪、温泉、健康养生国内外知名旅游产品体系。围绕绿色生态、运动休闲、健康养生等旅游资源,开发体验性和休闲度假新产品,重点打造玉龙沙湖大漠体验、美林谷冰雪运动、敖汉温泉城康养度假、黑里河森林生态休闲等核心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桦木沟、玉龙沙湖、美林谷国家级休闲体育运动基地。

(六)打造特色旅游城镇推动全域旅游

重点把赤峰市区建设成为“草原丝路休闲之城”,塑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美林谷、乌兰布统两个国家小型会议中心和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建设八里罕温泉旅游小镇、王爷府蒙元文化小镇、克旗热水温泉度假小镇、美林谷滑雪小镇等集地方民俗文化、自驾营地、交通驿站、旅游商品、社区参与、产业支撑于一体的旅游名镇名村。各旗县区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自然、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源,科学规划和布局,集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名镇名村,到年,建成30个左右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形成以核心景区为带动、以特色景点和旅游名镇名村为依托的全域旅游格局。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七)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

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力度,-年投入亿元,基本建成四大旅游环线和干支相连的旅游公路网,彻底解决骨干景区、旅游城镇、重点乡村旅游点的通畅问题。到年,80%以上的4A级以上景区与区域骨架公路连接线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3A级景区达到等级以上公路标准。实施赤峰玉龙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林西支线机场和阿旗、敖汉、克旗等10个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建设高铁站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高铁站、机场、公共交通、旅游专线间的无缝对接,形成交通枢纽—集散中心—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乌兰布统至桦木沟摄影、达达线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主题风景道,打造特色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改造提升市区、旅游重点城镇、景区和乡村旅游的步道、索道、骑行道等内部交通体系,充分考虑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残障人士需求。

(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城市旅游咨询和集散体系建设,在3A级以上旅游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车站、机场等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强旅游城镇、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停车场建设。加快赤峰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将部分高速和一级路服务区改造为旅游驿站。完善全市的旅游交通标志牌、旅游导览图。到年,建成个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个旅游导览图,个旅游交通指示牌,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旅游厕所全覆盖工程,在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城市旅游街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区域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旅游厕所,使旅游厕所数量与游客需求相适应。到年,建成座A级旅游厕所。

(九)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加强旅游政务、咨询、商务平台建设,实施赤峰旅游大数据建设工程,建立全市旅游产业运行监控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旅游与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气象、交通运输、消防、公安、民航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等部门单位间的数据共享。加强旅游景区及主要旅游区域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实现全市机场、车站、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重点村、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等涉旅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支持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在线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收入的比重。

(十)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及餐饮档次

引进国际酒店品牌,推动酒店行业国际化、品牌化。培育发展主题度假酒店、精品客栈、乡村民宿、度假村、汽车旅馆、露营地等多样化住宿业态,完善生活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中心城市、旅游城镇、3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设特色美食街区和旅游购物场所,在旅游城镇建设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到年,全市建设旅游休闲街区20个。全面提升特色餐饮水平。培育“赤峰味道”餐饮品牌,形成赤峰十大名菜、十大名厨、十大小吃、十大民族餐饮等系列旅游餐饮名品。

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十一)大力发展自驾旅游

以建设“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为目标,全面加快中国草原自驾游通道体系建设。以旅游干线公路、支线公路、自驾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黄岗梁、道须沟、皇家曼甸、达里湖、左旗契丹八部等27个自驾车营地,完善交通标识、汽车旅馆、停车场、加油站、修理站、租赁站等配套设施,成立异地租车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建立自驾旅游专用服务网络和自驾数据服务平台。推出“一卡通”服务,开展百万辆自驾车畅游赤峰及各种赛事活动,树立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品牌。

(十二)提升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史前文化、地质文化、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草原民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引导演艺企业进驻旅游景区开展驻场演出,开发特色旅游文化纪念品,推动民俗风情、民族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推动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向游客免费开放。开发旅游影视与动漫作品。开展博物馆、展示馆主题游,历史文物古迹主题游;培育和壮大“盛宴长空、草原空中那达慕”、“银河下的帐篷音乐节”、“跨越万年的邀约—全民自驾游赤峰”、“寻找契丹”等主题旅游活动。策划推出敖包祭祀、圣山祭祀、红山始祖祭祀大典和蒙古族婚礼、王府婚礼、“做一天蒙古人”等游客参与性文化旅游活动。开展辽上京考古遗址公园及奉陵邑申遗工作,争取建成世界文化遗产景区。

(十三)促进体育运动休闲旅游

开发滑雪、漂流、登山、自驾、骑行、沙漠越野、攀岩、抱石、滑翔、低空飞行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连接各通用机场的空中旅游线路,推出“空中骑士”旅游产品。建设乌兰布统国家低空飞行运动基地、玉龙沙湖国家沙漠越野运动休闲基地、美林谷国家冰雪运动基地三个国际性或国家级的休闲体育基地;举办乌兰布统低空飞行、玉龙沙湖越野、沙滩足球、美林谷山地自行车、国际马拉松等国际性或国家级的体育赛事。

(十四)做大冰雪体验旅游

发挥我市自然冰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加强冬季旅游推介营销,扶持发展冬季家庭旅游接待,打造民族文化雪乡、雪村。抓住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和自治区承办年全国冬运会的契机,高标准建设一批冬季旅游设施,解决冬季旅游服务设施短缺的问题。规划建设克旗热水滑雪场、马鞍山温泉小镇,改造八里罕特色小镇并同步建设宁城温泉城,办好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摄影节,达尔罕银驼节,道谷南山冰雪嘉年华,达里湖、红山湖、紫濛湖冬捕节,开发过大年等民间冬季旅游产品,借助冬奥会的宣传攻势,把冷资源变成热产品,打赢赤峰冬季旅游攻坚战。

(十五)推动乡村休闲旅游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抓好环市区休闲度假旅游圈建设。重点对城市周边、公路沿线、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与周边省区交界地带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提升,建设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特色乡村、休闲营地,构建“乡村旅游后备箱”休闲服务体系。建设特色化、多业态、互补型、全产业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庄园、休闲牧场、沙漠牧场和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加大乡村旅游道路、饮水、电力、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标识标牌、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到年,全市建成乡村旅游重点村个,特色休闲小镇(村)30个,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0户。

(十六)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

拓展康养旅游产品。完善温泉养生度假产品体系,开发“生态温泉SPA”、“森林康体浴”、中医药保健、绿色食品养生、休闲庄园养生等医疗、养生、美容等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乡村休闲养生庄园。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文化和红色景观建设保护,提升柴胡栏子革命烈士陵园、高桥烈士墓、国歌广场、冀热辽中央分局驻地旧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水平。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依托史前文化、契丹辽文化重要遗址核心区和各类世界、国家级自然地质及生态保护区,建设标准化的研学旅行基地。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推进城市休闲型、产业园区集聚型、企业观光体验型、博物馆展示型、文化创意集聚型等各类工业示范点建设,建设有色金属矿、巴林石矿等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名优特产品工业旅游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工业主体博物馆,促进工业旅游产品大众化、市场化。

(十七)创新研发旅游商品

推动我市优质白酒、葡萄酒、羊绒羊毛制品、黄金、巴林石、民族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优质工农产品、民族用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推出“赤峰有礼”10大类种名特优旅游商品,扩大旅游购物消费。培育力王工艺、赤峰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和院校设立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对赤峰老字号、地方、民族旅游商品予以挂牌保护,挂牌一批名特优旅游商品商店。

五、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十八)塑造赤峰旅游形象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赤峰旅游品牌体系。围绕“全家去赤峰,愉快又轻松”,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确定赤峰城市形象定位语、旅游形象定位语。确立以中国赤峰·红山文化国际旅游节为品牌的文体、商贸系列活动。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统筹推进旅游形象推广工作。在核心市场的主要街区、高速公路主要服务区、高铁和高速公路沿线投放宣传广告牌和交通、景区指示牌,联合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窗口。制定并实施高铁时代宣传计划、自驾游宣传计划、节庆活动营销计划。

(十九)建立专业化营销体系

构建市、旗县区、企业三级联动的旅游市场拓展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进行旅游产品推广,搭建移动互联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快捷的信息咨询、预定支付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各类旅游企业集团、市场中介机构、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合作,在京津冀辽鲁蒙主要客源地、长三角、珠三角、中原腹地、大西南、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韩海外市场设立联络处。

(二十)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将中国赤峰·红山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国际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重点提升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摄影节、达尔罕银驼节、草原飞行那达慕、美林谷冰雪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时因地策划推出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市场号召力的节庆活动。完善提升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国际论坛层次,举办草原丝绸之路论坛、国际航空运动赛事、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等高端会议和论坛。

(二十一)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以及京蒙对口扶贫协作等战略机遇,以共建“千里草原大道”为抓手,积极融入京津冀旅游圈、环渤海旅游圈和大东北旅游圈。推广赤峰旅游卡,实现京津冀辽蒙游客一张卡游赤峰。联合锡盟、通辽、张家口、承德等地推出跨省域、大品牌、长线路的精品旅游线路和自驾旅游线路,设立固定的旅游咨询服务窗口,共同进行广告宣传,召开推介会。联合旅游环线地区在高速、高铁、服务区设立交通指示牌和景区指示牌。深化京蒙合作,在北京建立赤峰市固定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赤峰旅游办事处)。与首都部委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承接教学、科研项目,建成教学科研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与首都院校、企业总部建立职工带薪休假、疗养合作关系,和民政部门建立半度假式养生合作关系,承接首都人民的带薪休假和半度假式养生。

六、建立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的保障体系(二十二)构建统筹协调发展机制

成立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和各旗县区旅游局改设为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由主任、专职和兼职副主任、兼职委员组成的旅游委综合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职能由单一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方向转变。强化法规规划指导。成立赤峰市旅游规划指导委员会。市和旗县区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推行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成立市、旗县区旅游综合执法局或实行“1+3”(旅发委+旅游综合执法局或旅发委+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的全域旅游产业监管体制,提高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执法效能。

(二十三)加大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旅游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与南开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知名设计院的合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完善旅游规划评审制度,用规划总揽全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各旗县区旅游规划、各景区景点规划要依据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开展,构建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整体格局。加强项目管理和规划的实施监督,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旅游项目建设中,严格进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办理环境影响评估手续,并按要求配套污染治理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十四)加强旅游市场监督和管理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强化政府领导责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健全旅游综合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和旅游综合监管执法检查机制,建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加快旅游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打造“满意赤峰”旅游服务品牌,营造与建设“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的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

(二十五)提升旅游安全保障水平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市、旗县区、企业三级旅游安全应急体系,明确旅游安全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完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细化旅游安全风险提示、景区流量管理等措施,推行多样化旅游安全保险,为游客提供全面及时的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场所安全检查。开展旅游安全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二十六)营造文明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组织开展“草原导游形象提升工程”,评选和树立文明服务标兵和金牌导游。大力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消费,构建和谐旅游关系和文明旅游环境。

(二十七)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各类资本在我市投资旅游项目,推动优势旅游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培育壮大旅游领军企业。鼓励旅行社连锁经营。做大做强赤峰文旅集团,培育克旗文化旅游公司、赤峰市龙谷旅游公司、宁城天宇旅游公司等一批骨干旅游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基金,吸引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开展门票质押、经营权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管理运营模式改革,盘活国有旅游资源,激发企业市场活力。

(二十八)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科学制定中长期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实施赤峰市“百名旅游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旅游智库,成立赤峰市旅游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整合旅游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高、中、初级相结合的国民旅游教育体系,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开展旅游教学与科研,鼓励建设旅游研发中心、营销策划中心和实训基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十九)加大开发建设资金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市级财政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含乡村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各旗县区也要建立相应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旅游业发展。增加对旅游规划、标准、宣传营销、人才培训、智慧旅游、市场监管等工作的资金投入。统筹各类政府资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旅游公路、厕所、标识标牌、消防设施、咨询服务中心、安全救援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支持。加大市级投融资力度。年至年市文旅集团、交通集团、融资额度要达到亿元,旅游业总投入达到0亿元。重点进行旅游交通等旅游重大基础设施和骨干景区、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引导和支持赤峰市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劵、中期票据、绿色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与旅游相关的各类保险产品,推动保险行业资金进入旅游业。

(三十)建立考核考评体系

全市各级*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加强对全域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市委组织部要将旅游发展工作指标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抓好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实处。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工作措施,共同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做出更大贡献。

出游、投稿、合作等欢迎大家积极私信小编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