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910787.html环环采访中建集团的八国联军
“在外面工作这么久,想家吗?”我采访的是另一位,问他。
“怎么不想呢,做梦都想回去啊。”中建集团美国分公司的项目经理小林(化名)慢慢地喝空杯中的酒,眼睛里泛出一片涟漪,但终于悠悠地说道,“但现在不是回去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在美洲,不把它做好,不甘心啊。”
电视里,正播放着中美贸易战的动向,一瞬间,让我想起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林所说的美洲,包括了这条纵贯地球南北的大陆,从美国和加拿大的繁华都市,到智利阿根廷的萋萋荒原。如今,到处可以看到中建集团的影子。
中建在美洲的工地
而小林这种矛盾的心情,也正是中建很多员工内心的写照。出门在外,中国人没有不恋家,不想家的,但现在这个时刻,或许并不是回家的好时候。这事业不仅是公司的,也是我们自己的。
“就是没有贸易战的背景,我们也特别需要这些在当地工作多年的同事。”中建在美国分公司的总裁助理张蹊径女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一个好的员工,总要有三四年的适应时间,才会真正成为了解当地市场,也能够在当地开展工作的骨干,在这里工作到六七年,正是作事业最黄金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个稳定的骨干团队,才能把事业开展得更好。”
“您说的适应,指的是什么呢?”我问。
“比如说合规吧。”她想了想,“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规矩–就是怎样解释这些法律,尽管有当地律师帮助,但若想把事情做得既符合当地的规定,又最大程度地符合我们的利益,还得靠我们自己。中建能在这里站住脚,一个极大的原因便是从一开始便要求所有的合同和工程都要做到‘合规’。每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不同,仅仅靠纸面上的资料是完全不够的,而如果你对这些规则理解出了问题,那公司的损失便不是一年两年能弥补过来的。”所谓需要一个稳定有经验的团队,在合规方面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对于规则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没有在当地几年的工作经验,没经过老员工带着做几个项目,对合规的理解很难达到公司和当地的要求。
“即便都是在美洲,每个地方对规则的认识也不一样。中美这边,他们的人热情开朗,有点儿像我们的山东人,业务上管理尺度也稍大一些,美国就一板一眼,最严格。我在中建美国这边做项目,”小林说,“整个签项目的过程,不但要考虑当时的合规问题,还要确认它五年前得合规,五年后得合规。看起来苛刻,但一旦合规,以后就一路顺畅。”
是的,“合规”是中建在包括美国在内各个市场能够生存下来的一大倚仗,这方面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中资企业对“合规”感到紧张,总觉得那样会让自己吃亏。但按照张蹊径的说法,中建并不这么看。
“规矩不是给我们一家的,守规矩不是吃亏不吃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把工作做得顺畅的基础。”刚从中建巴拿马会展中心工地上风尘仆仆下来的贾冰先生说,“就像开车,这边都是左行,你非要右行不可,即便警察不管你,也肯定得出事故。”
巴拿马采访过程中,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先生和一名彝族中建海外员工合影
在相对成熟的社会,守规矩,等于拿到一把法律的保护伞,中建对这样的事情看得很清楚。
这些优秀的员工,不但对于处理合规这样的事情很重要,也在项目管理方面带来了丰富的经验。这方面有些内容,靠培训是不够的,只有深入做几个项目,才会明白。
哥伦比亚工程师安德雷在北京上过学,说得一口京片子,甚至谈到对于炒肝烤鸭的思念不亚于中方员工。当我问到开展业务在中美洲有什么事情最让他困扰,他坦言中外员工的不同文化特点很让人头疼。
安德雷可是中建美国上一年的优秀员工奖获得者呢
“是喝龙舌兰酒还是二锅头的区别吗?”我故意逗他。
安德雷反应敏捷,马上摇头,带着经典的儿化音对我道:“不是啊,我跟你一说你就明白,比如说,在巴拿马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忧郁症这一说儿的。”
“没有忧郁症?这是好事儿啊。”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没有忧郁症呢?”安德雷明显在逗我,“干活工资够吃饭喝啤酒他们就很满足了,剩下时间唱唱歌,跳跳舞,没事看太阳也很有意思的,人家没有看我们…呃,看你们中国人加班完全不能理解的。”
因此,在国内想把项目搞得快一点靠钱砸的办法,对当地员工来说毫无吸引力。想多招些人来干快一点,希望也不大,您看人家这个工作的架势,便可以明白当地劳动力把当地的活儿干完都不容易,没人缺一份工作啊。
所以呢,项目计划里面,必须把这样的因素考虑进去。比如巴拿马会展中心这个大项目,对方政府很重视,预计完工的时间其实与巴拿马的国庆日也很接近。这中间曾经有媒体方面的人问中建美国让中建美国(中建巴拿马子公司是受他们领导的)方面的几位老总,会不会把工程提前一点,让我们这个新建交国在国庆日多一个喜庆的亮点?“我们当时很不好意思地让大家失望了。”贾冰说。
笔者在中建巴拿马会展中心工地上
让中建美国的老总们不会头脑一热拍胸脯的原因,便是对当地情况的充分了解。
看似保守,但正是因为这种充分的了解,让中建接手的项目便是一个唾沫一个坑,说什么时候封顶就什么时候封顶,说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这在中美洲这嘎达还真可以称得上是新鲜事。
要知道,中建在海外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并不像说的那么诗情画意,瞧,采访中一只古怪的昆虫不知不觉飞上了一名记者的衬衫,把环环吓得花颜失色
于是,当巴拿马总统访问巴哈马的时候,看到中建集团在那里做的那个四十二亿美元的大项目,当时就竖大拇指了,然后便是主动和中建美国联系,邀请中建的老总访问他的国家,然后……然后就是大家谈得很高兴,签约了巴拿马会展中心的项目呗。
不要怀疑这里面有什么夸张,离开巴拿马到多米尼加访问的时候,有位当地的企业家一个劲儿和老萨套近乎,闹了半天才知道他是想让我介绍认识一下同行的女作家苏芩。
苏老板厉害,居然在多米尼加已经有粉丝啦!带着点儿不可思议,正要去做一下帮闲,却听这位先生的意思似乎是想让苏芩小姐帮他们家砌墙垒鸡窝……
我的天,这家伙不怕苏老板五千万粉丝呼死他吗?
于是细问究竟何事,才弄明白此人和粉丝无关。他要认识苏老板的原因,是苏芩在开会时笔记本的垫板带着中建公司的标志(中建巴拿马送给我们的小礼物),对方误认为她是中建集团的人,急于要认识她,和中建公司建立联系。
我怀疑是他看到了新闻中苏老板这张照片,才有如此错误认识的,问题是……
兄弟很像苏老板的跟班吗?
误会当然是误会,但这件事足以让人感到中建在中美洲的影响力,而一旁了解到这个情况的多米尼加我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听了,也大感与有荣焉。我想见到下次见到张蹊径,得告诉她,中建的这些宝贝员工,个个都是招财猫啊。
这恐怕是不用我来说的。那天,在巴拿马的工地上,我拍了很多中建公司各种大型装备地照片,问唐沛副总,如果说中建集团靠这些十八般兵器打天下,哪一种兵器是最让你骄傲的。老唐想了想,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答案–“人,我们的员工啊。”
是啊,我们靠的不是几十米高的水泥灌浆机,而是我们的人,最宝贵的财富。
中建员工与环球网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美洲站同仁交流
当地员工没有加班的习惯,我们自己的员工,却和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中国人一样,常常对着月光才合上面前的文件夹。在贸易战的西风吹过这个秋季的时刻,谁不明白中资企业每一步都伴随着艰难,而中建集团能够在美洲稳健前行,有这样一批能力经验都极佳的员工,是成功的最重要根本之一。
不过,也许中建人自己内部的理解,和我的理解还有些偏差。
小林和我说的是,很感激中建。
感激?从何说起呢?
“感激中建给了我们一个做事业的机会,”小林说,“我来中建是招聘,没有任何关系的。从大凉山走出来,走到美国,走到巴拿马,让人如做梦一样。人生能有几回搏嘛,看着会展中心建起来,你会特别体会到你自己的事业,也在这块土地上。”
看来,中建能够在关键时刻,依靠一批不离不弃的骨干,一批思念着故乡,却放不下手头每一个项目的可敬的中国员工,这份成功经验,是值得海外中资企业借鉴的。
也是那天,在中建巴拿马的办公室里,张蹊径一手端一盘饺子,对我说:“离家上万里,就我们这些中国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是啊,人在天涯,都是兄弟姐妹。祝愿中建的兄弟姐妹们,在异国他乡安好。